欢迎访问公共教学部网站!

首页 > 正文

当讲台遇见舞台:一堂“沉浸式”越剧美育课点亮人文之光

时间:2025-10-28点击数: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清丽婉转的唱腔在旅院南校区缙云厅里响起,水袖轻扬,眼波流转,这不是专业的剧场,而是我校“人文铸旅”大讲堂美育浸润讲座的现场,也是《人文素养概论》课程的美育实践课堂。10月27日下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的周伟君教授带领她的学生们受邀走进我校,将原汁原味的越剧艺术搬上讲台,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人文素养美育课。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马盈,人文素养中心主任姚哲峰,学工部部长徐初娜,公共教学部负责人以及2025级部分新生到现场观摩。


理论为纲,鉴赏为纬:构建美育知识体系

课堂伊始,周伟君教授以精炼的讲解回溯了越剧的百年历史脉络,从嵊州乡间的“落地唱书”到繁荣于上海的现代剧场,一部娓娓道来的发展史,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同学们心中植下传统文化的根脉。理论讲解并非枯燥地灌输,而是伴随着经典剧目的片段鉴赏和亲自示范,同学们初步构建起对越剧艺术美的认知框架,为后续的深度体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体验为核,互动为桥:激活美育沉浸课堂

本次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在于打破了传统的“你讲我听”模式,创造性地将“第二课堂”的体验感融入“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越班的同学们轮番登场,现场展示越剧“唱、念、做、打”的四功五法。高亢处响遏行云,低回时细若游丝,一段段经典唱段让听众如痴如醉。

更为难得的是,这更是一堂“互动工作坊”。在周伟君教授的讲解与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开口尝试越剧的独特发音,亲身参与的过程,让书本上“程式化”的表演术语瞬间化为真切可感的身体记忆。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正是我校美育浸润讲座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让美的教育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身心的融入与体验。


跨界思辨,赋能未来:升华美育价值内涵

讲座并未停留在传统的技艺展示,而是将视角引向未来。周教授围绕“新媒介、新美学、新产业”展开对谈,探讨越剧如何与当代文旅融合发展,如何借助短视频、沉浸式戏剧、APP软件开发等新形式吸引年轻受众。这一环节,将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跨界思考能力,完美诠释了“人文铸旅”通过美育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深层目标。

本次讲座是我校“人文铸旅-以美化人”工程的生动实践。它成功地将《人文素养概论》课堂转化为一个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文化场域,通过理论、鉴赏、体验的交叉联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价值塑造与文化传承,为人文素养教育工程的提质升级写下了精彩的注脚。



版权所有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  浙ICP备0606060606号